查看原文
其他

又到了“排片极少、不看就没”的时刻,这一次我们面对的是金马最佳剧情片,下一次还会有谁?

2017-03-23 徐小卷 后窗

前言

这部24日(明天)上映的黑白电影,若不是获了金马最佳剧情片,可能会更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吧。连我都心心念念周末要去看《金刚》,突然才反应过来,唉原来《八月》也是同天上映啊。

这个糟心的三月,看《金刚狼》《生化危机》,好像坐在电影院被灌了一瓶瓶呛人的汽水,对我来说《八月》这瓶矿泉水来得太是时候了。




八月 2017




源自感受的一部作品



这个剧本来自某一个中午我回到我姥姥家的那种感受。“昙花”是这个剧本最早的名字,也是我讲这个故事最大的一个动机。 我本人真是有一张与昙花的合照,就是在那两年拍的。“昙花”给我的印象永远都是,街坊邻里们都围在一起,来看这个鲜花的盛开,而且是在夏夜,这个印象会非常地深。


由此我想到了好多当时的情景,写出了一些可以说是这个片子里比较关键的场景。这个层面完全是感性的,是个人记忆的,或者是印象里的东西。



但是如果我再理性地来想这个事情的时候,我必定要给我的作品一个中心,一个表面之外的东西。正好我觉得这个“昙花”这个概念,它所能引指的东西,更像是那个时代的灿烂也好,衰败也好,各有各的看法,但是它必定是存在的。所以就起了这个名字。


“昙花”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,激发了创作灵感,而在之后的成熟过程中被埋地更深,有意者也许会发现。


而《八月》这个名字会更平和一些,时光流逝,会有一些日常的东西在里面,没有那种特别明确的主题,或者是很明确的所要表达的主旨。




真实与虚幻 时代的写意画



这部影片使用黑白的形式来呈现,一部分是因为涉及到过去的回忆。黑白的画面在细节上线条会很清楚,就像是素描,可以描绘地很清晰,去掉了很多色彩的干扰,会显得很有棱角。


在晓雷的梦境中出现的人和事,源自导演自己的梦境。


这完全是一个很虚幻的感受。它到底是不是真实的,还是只存在于梦里头,这个我到现在还摆不清。其实这种感觉也是最吸引我的,也是让我想要创作这个风格影片的动机之一。

观众肯定会有自己的解读。但是作为创作者的话,并没有那么多目的。因为人的感受,有时候是一样的。对过去、 或者对有一些经常会出现的片段,它未必是真的。但就是这种分不清界线的…就特别有魅力,其实完全是一种感觉上的东西。


但是有好多观众看完以后,就会开始解梦了,这样也挺有意思的。



古典乐的情绪,德彪西伴随梦境而来。


有人说这段音乐在塔可夫斯基的电影里也出现过,还有人说在毕赣的金马宣传片里面有过。很可能是风格类似,或者是它的音乐表情差不多,但实际上不是同一首。


我在片中用到了三次德彪西的音乐,基本上都是写意的段落,甚至还有剧情推进的蒙太奇段落,都不是叙事。我觉得这个地方是需要虚化的,时间也是虚化的,并不是说像其他的叙事,和生活的时间是同步的,一分钟它就是一分钟,这个时候是需要有过度的。需要通过音乐,还有影像做一个情绪化的处理。所以我选择了这样的音乐,它更容易把人带入到那个情绪当中。因为古典乐是写意的,它没有唱,它是抽象的。



而进入到叙事,比如父辈们在一起唱歌,包括影片中出现的其他的一些环境音乐、颇具时代感的流行音乐,都是作为环境音的一部分,而是剧情的一部分。


1993 年到 1994 年的时候,中国的流行音乐是一个巅峰,涌现出来的那批音乐、那批歌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, 像杨钰莹啊,毛宁啊。 我们当初声音设计的时候是想把它做成一个尽量接近生活,有意地没有把这个音乐做得特别突出、特别靠前。那些声音可能是远处传来的,不经意听到的东西。实际上那些音乐的作用是和古典音乐的作用是一样,是一个情绪和气氛上的烘托。


影片里大量引用了音乐和电影作品。 父亲看的《出租车司机》是“内参片”,而哈里森·福特的《亡命天涯》是中国首部以票房分账的发行方式引进的外国影片。


当时电影厂里面会有很多这方面的片子,像《出租车司机》啊,库布里克的《 2001漫游太空》啊,会有这样的“内参片”,里面的翻译都是直译的。确实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点,一个符号。而且我是觉得《出租车司机》里的人物和父亲的境遇有点儿像,都是在面临选择,面临“接受”和“不接受”这样的一个状况。


厂子要散了,大人们聚在一起吃火锅,吃着吃着淡淡地就唱了起来…

之后,各奔东西…


这一段算是整个影片中唯一的一个小小的高潮。 之前的铺垫,之前的漫不经心,会让人找不着重点的东西,在这个时候,反倒会去回味之前的那种平静,甚至是无聊的感觉。



整个影片从创作到拍摄到剪辑,我除了自己的直觉以外,还是遵循了它的自然的时间,剧情里的时间,最大限度上让它呈现一个自然的、天然的感觉可能还是所以剧情既然发展到那儿了,是要离别了,那这个情绪就是应该有的。


这场戏出现在中后段,也算是一个转折吧。从那儿就看到了,就是我讲的所谓的父辈,真正承担的是什么。就那么简单,唱了一首歌,仅此而已,也没有过分的哀愁,也没有互相的倾吐,离别的伤感啊什么的,就是一首歌。


包括第二天清晨,母子俩送父亲的这个过程也是简单至极,就是到了车前,上车走人。

一个日常的情景。



一个普通的家庭



笔者看到乖巧安静的晓雷,联想到了张晓刚老师的《中国式家庭》系列作品。不过导演表示并没有什么关联。


首先我们考虑的是人物性格的设定,晓雷他本身不是一个特别淘气的孩子,也不会有意去表现出一种成人眼中孩子应该有的样子,这种孩子在我们身边是有的。这和张晓刚老师的画没有太大的关系,因为他是有表达的,是想要表达画家自己对那个时代,对中国传统家庭的一种认识。但是在这个片子里面并没有,这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三口之家,只不过孩子的性格比较…安静而已。能够让人觉得他还是一个很平常的孩子就好了。



后来,这个安静的小男孩做了一些挺有魄力的事儿。

送别父亲的时候,晓雷披起了父亲的外衣…


渐渐地他明白了,有意识要保护自己,然后有意识要保护他的父亲,保护他在乎的人、关心的人。一点点地在改变,一点点地从一个小孩儿,变成了一个大男孩。


这样一些细微的变化,无意之中营造的现实感。

一场祖父教育儿子的戏,对话之间颇有趣味。


那是姥爷和大舅之间的一段对话,因为下岗。他们之间因为的钱的事儿争吵了,然后叫进屋里。我拍的时候完全没有在意到他台词的问题,其实我那时候一直在看人的状态,状态很好,而且我没有戴监听耳机。人的状态非常好,所以当时就过了。但是呢,做后期的时候才听出来,他们台词上是容易让人感觉到他不是很流畅,但是我没有想过要重新修整它。


谈到这种话题的时候,本身就会有这样一种语言状态和情绪在里面。我坚信生活当中的人,在表达一些事儿的时候,他不一定全都是出口成章,能那么顺地说出来。我甚至希望他们会有些磕绊的,反倒会让人觉得会拙一些,更接近真实一些。那老爷子讲话就是这样子的,没有那么多设计,切入正题之后,训儿子的时候,他是很熟练的。



有人说《八月》有杨德昌电影的痕迹,而导演也表示受到《四百下》的影响很大。就像毕赣提到过,他最喜欢塔可夫斯基的《潜行者》,还有侯导的《南国再见,南国》。那么在张大磊导演这些接触过的经典影片和著名导演之中,受影响最多的会有哪些呢?



张大磊:其实我并不避讳谈这个事情。这一代的电影创作者肯定是会,相较于前辈们更会受到这些经典的影响,因为我们看到了太多,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。在我来讲,《四百下》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一部影片,但它不是美学上。它是那种…在叙事上,或者是电影的气质上。作为启蒙,开启我对电影的认识的,是《四百下》。它和我之前看到过的所有的电影都不一样,它很自由,没有过多的方式或者是手法。


但是形成我真正的自己目前的电影美学的,其实还是有比如说,贾樟柯导演的《站台》,侯孝贤导演,还有小津安二郎导演、 考里斯马基。他们都在不同的方面来

影响我,让我构建出我的一个喜好。其他的导演也有,但刚才我ᨀ到的那些导演

是对我影响非常深的。

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s0385rnkgq3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八月  预告片


张大磊导演日常



以下是后窗对《八月》的一系列深度报道


《八月》爆冷金马?读完这篇你就懂了

为什么这部电影能成为金马奖最大的黑马

八月,一个夏天

“我从没有见过中国电影有如此格调的诗意。”

一个影迷对张大磊导演的少女心,蹦蹦跳呀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